本期节目探讨了刘慈欣的科幻短篇小说《混沌蝴蝶》。两位主持人首先介绍了小说的背景——1999 年科索沃战争,并将其与刘慈欣的另外两篇作品归为 “国难三部曲”,认为其反映了 90 年代中国作家的时代感和民族情感。 随后,他们深入探讨了小说中涉及的混沌学和复杂系统理论,并介绍了詹姆斯·格雷克和梅拉尼·米歇尔两位学者的相关著作,解释了混沌系统中看似随机的事件实则源于确定性系统,以及宏观与微观视角下的预测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节目详细解读了小说情节,讲述了气象学家亚历山大如何利用自己的数学模型和算力资源,试图通过影响全球大气系统来干预战争进程的故事,并分析了小说中体现的个人与国家、科技与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 例如,小说中亚历山大分别在非洲、日本和南极洲三个地点进行干预,这些地点的选择都具有深刻的地缘政治意义。 最终,尽管亚历山大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争,但他的家人却遭受了战争的残酷现实,小说以悲剧收尾,引发了对战争、科技、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这反映出刘慈欣作品中对科技的狂热想象与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
Sign in to continue reading, translating and more.
Conti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