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播客对凯恩斯《通论》第二部分的四、五、六、七章进行了详细解读,重点阐述了凯恩斯在当时缺乏 GDP 统计的情况下如何用就业量代替 GDP 衡量经济状况,以及他对充分就业、工资单位等概念的定义。播客还深入探讨了凯恩斯关于储蓄与投资、消费倾向、乘数效应等核心观点,并指出了凯恩斯理论中存在的逻辑矛盾,例如储蓄与投资的相等问题以及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关系。最后,播客总结了凯恩斯模型的核心逻辑,即国民收入取决于消费和投资,而投资又受预期和动物本能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章节的分析,听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及其局限性。 例如,播客特别指出凯恩斯将消费倾向在短期内视为常数的假设,以及他关于利率理论的漏洞,这些都为后来的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Sign in to continue reading, translating and more.
Conti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