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播客节目全面而深入地讨论了侯孝贤导演近30多年来的电影创作和他在国际艺术电影界的地位。讨论了侯孝贤导演的作品和观点,包括被其他导演的影响、自然主义美学的理解和创作方式。同时,还探讨了他与伊朗导演阿巴斯的观点比较、作品中的多元文化和台湾背景意识,以及东方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研究。此外,节目还介绍了侯孝贤电影对中国文化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以及台湾电影中的成长议题和儿童视角的独特处理方式。最后,节目还探讨了侯孝贤电影中的观看力量和道家思想美学的发展,以及他与其他导演的区别。整体而言,节目对侯孝贤导演的电影创作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要点 • 侯孝贤导演近30多年的电影创作和他在国际艺术电影界的地位; • 侯孝贤导演的作品和观点,以及他退休的戏剧性事件; • 国际导演对侯孝贤的影响,以及他在影评界和学术界的研究和认识; • 侯孝贤的多元文化和台湾背景意识,以及对中国文化和道家思想的影响; • 侯孝贤电影中的东方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研究; • 台湾电影中的成长议题和儿童视角的处理方式; • 侯孝贤电影中的观看力量和道家思想美学的发展; • 侯孝贤导演的自然主义风格和与其他导演的区别。 • 电影《好男好女》尝试在意义层面上创造突破,通过融合当代和历史两个时空来制造意义,但导演在这方面并不擅长。电影中的历史感展示和经典电影致敬被批评为私人偏好。 • 侯孝贤导演采用自然主义系统美学来引导电影创作,在镜头和场景调度上注重隐藏与显露的艺术手法,同时对中国艺术史的传统和中国画的概念也有影响。 • 侯孝贤的电影作品通过复杂的场景调度和演员的自由发挥,展示现实与超越世界的交织状态,呈现出自然主义系统美学的质的提升。 • 电影《南国旧梦》以闲逛为视角,通过主角们的串场展现现代台湾人的经济生活细节。电影《海上花》是一个关于男性和女性关系以及权力体系下个体选择的故事。 • 电影《海上花》展示了中国情调和东方趣味的素材,但对观众来说,这些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黄翠凤成为故事中唯一解脱的角色。 • 侯孝贤选择演员时主要有两种路线:找业余演员自己演自己,或者找一个职业演员去发现他身上的个性。他不喜欢浑身都是演技的演员。 • 侯孝贤的电影展现了道家哲学的境界,将道家文化发挥到极致,展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 侯孝贤的电影作品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的特点,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美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元素。 • 台湾电影具备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美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独特条件,侯孝贤和杨德昌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导演思路。 • 具有台湾文化背景的影片常常会涉及到执念、身份认同和自由的主题,同时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 侯孝贤是一位现代化的导演,但其电影内核却来自于道家自然主义的思想体系。他通过个人经历和无理由的展示,体现了自然主义的美学形式。
Sign in to continue reading, translating and more.
Conti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