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独树不成林》播客中,小木墩探讨了如何阅读卢梭的《忏悔录》,指出该书是卢梭晚期最惊世骇俗的作品,现代流量黑红手段的鼻祖。小木墩分析了卢梭写作《忏悔录》的两个目的:一是通过描绘自身来研究人性,二是为自己辩护。他认为《忏悔录》具有跨时代意义,开启了现代社会强调内在生活的新时代,并提出应以人的感受深度和性质来衡量一个人。小木墩还对比了卢梭与普鲁塔克的典范,指出卢梭为 “普信男” 提供了哲学基础。此外,小木墩还剖析了卢梭如何通过人设和丑闻来影响舆论,以及其作品中自我辩护的策略,揭示了卢梭对现代社会和名人的深远影响。
Sign in to continue reading, translating and more.
Conti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