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探討人工智能(AI)能否取代詩人創作。在麥肯錫公司預測 2030 年至 2060 年間,一半現有職業將被 AI 取代的背景下,節目邀請了詩人崑南、文滴以及歷史學家,討論 AI 創作詩歌的可能性。崑南堅信科學與藝術存在距離,AI 永遠無法達到藝術的境界,他認為 AI 創作的詩歌缺乏情感和節奏感。然而,李家豪提出了不同觀點,他預測未來人類意識可能被上傳到電腦,屆時電腦創作的詩歌將等同於人類創作。 更重要的是,節目通過一個實驗,讓聽眾辨別崑南的真實詩歌和 AI 模仿的詩歌,結果顯示即使是專業人士也難以區分,引發了對 AI 創作能力的深入討論。 最後,討論延伸到 AI 創作的藝術價值和原創性問題,詩人們認為,儘管 AI 可以模仿風格,但缺乏人類的情感和獨特的創作歷程,原創性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