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探討了武漢解封五年後,城市和居民心態的變化。採訪對象樊杉,一位武漢籍特約撰稿人,在五年後重返家鄉,實地走訪了華南海鮮市場和百步亭等地,並採訪了十三位武漢市民和數位商家。 面對看似恢復正常的城市景象,樊杉發現許多人選擇迴避或淡化疫情的記憶,例如在華南海鮮市場附近,商家對疫情的描述輕描淡寫,而一些受訪的官員和醫護人員也因政治敏感性和職業風險而保持沉默。更重要的是,樊杉發現年輕一代則展現出更為坦誠的態度,渴望表達在疫情期間經歷的創傷和不公,例如一位大學生小陽將自己的經歷打印出來放在書店供人閱讀。 總體而言,五年後的武漢,表面上恢復了平靜,但許多人的內心創傷仍未癒合,官方的 “英雄城市” 敘事也未能得到普遍認同。這反映出在集體記憶的建構和個人創傷的療癒之間,存在著複雜的張力,也凸顯了社會在面對重大公共事件後,如何處理集體記憶和個人經驗的挑戰。
Sign in to continue reading, translating and more.
Conti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