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探讨了谎言的本质。主持人首先指出日常生活中谎言的普遍性,并以多个例子说明人们对谎言缺乏清晰定义。接着,主持人批判了 “谎言即故意说假话” 的朴素定义,因为它无法解释 “说假话并非说谎” 和 “说真话也可以说谎” 两种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节目介绍了三种升级版的谎言定义理论: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威尔逊和斯佩尔伯的关联性理论以及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格莱斯的理论将合作原则细分为四条准则和四种态度,认为说谎是故意不引人注意地违反其中至少一条准则。 然而,该理论因准则过多而受到批评。 关联性理论则简化了格莱斯的理论,认为说谎是故意违反关联性原则,并试图不被发现。 最后,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说谎是对言语行为的滥用,即心口不一。 节目最后对这三种理论进行了总结和比较,并鼓励听众参与讨论,思考哪种定义更能全面地解释谎言。
Sign in to continue reading, translating and more.
Conti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