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探讨了形而上学是什么这一核心哲学问题。节目首先澄清了中学课本中对形而上学的简化解释,指出形而上学并非简单的与辩证法对立,而是源于希腊语 “Metaphysics”,意为 “超越物理学”,旨在探究物理世界背后更深层的本质。 接着,节目以亚里士多德为起点,追溯形而上学的发展历程,解释了形而上学作为哲学核心部门的地位,以及亚里士多德本体论的核心思想——“存在本身”。 然而,康德对亚里士多德的客观唯心主义提出了质疑,认为我们只能认知现象世界,而无法触及 “物自体” 的本质,从而开启了认识论转向。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维特根斯坦则认为形而上学是由于语言误用产生的伪命题,主张通过语言分析来澄清这些误用,开启了语言学转向。 最终,夸因则认为科学研究无法完全摒弃形而上学,因为任何科学理论都包含本体论承诺,形而上学作为科学战略顾问,帮助科学家评估本体论承诺的性价比,从而使形而上学回归。 总而言之,节目通过对不同哲学家观点的梳理,展现了形而上学这一核心哲学概念的演变与争议,并引发了对形而上学在当代社会意义的思考。
Sign in to continue reading, translating and more.
Conti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