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探討了美國華人教會在當前政治和社會議題上的分裂現象。在 2024 年全球選舉年許多國家政權更迭的背景下,許多基督徒和教會領袖因不同政治意識形態和政策的對立而感到困擾。訪談嘉賓劉焱老師,一位近年來運用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Jonathan Haidt 的道德基礎理論研究華人基督徒群體的學者,分享了她對此現象的研究心得。劉老師從自身由旅遊管理轉向基督教研究的經歷談起,闡述了她研究政教關係、基督徒身份認同、基督教權利敘事以及美國基督教國家主義的歷程。更重要的是,她分析了「美國例外的天選民族主義」的概念,指出其源頭並非初代教會,而是與歐洲民族國家的興起和政治理論的滲透密切相關,並探討了這一概念在不同教會群體(白人福音派、門諾派、黑人教會、天主教會、東正教會)中的不同詮釋。 隨後,討論延伸至不同教會群體對神聖主權(sovereignty)概念的理解差異及其對基督教價值基礎的不同詮釋,以及華人教會更多繼承美國白人福音派敘事的歷史和文化原因。 最後,劉老師運用 Haidt 的道德基礎理論,分析了美國兩黨在選舉策略上的差異,以及如何將此理論應用於理解華人教會內部的矛盾和衝突,特別是代際差異。她提出,要化解這些衝突,需要擱置一些教義教條上的爭議,關注普遍正義和國際和平,促進跨宗派交流,並在多樣視角下進行教育,打破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敘事,最終以基督裡家人的身份來彼此理解、寬容和愛。 透過對 Jonathan Haidt 道德基礎理論的深入探討以及對美國和東南亞巨型教會案例的研究,本集為理解當前華人教會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促進不同立場的基督徒之間的對話與和解提供了寶貴的洞見。
Sign in to continue reading, translating and more.
Conti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