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探讨了硬核哲学播客的标准以及主播的责任。节目开头,主播小木墩回应了听众关于缺乏硬核哲学内容的疑问,并分享了他对优质哲学播客的理解:这类播客应像大学入门课程一样,清晰、准确地介绍哲学家的思想体系,避免加入个人解读。 更重要的是,主播需要像一座桥梁,忠实地将哲学家的思想传达给听众,而不是强加个人观点。 以黑格尔为例,主播批判了将黑格尔简单归类为左派或右派,以及在未充分理解其思想之前就进行批判的做法。 随后,主播分享了在德国自由大学旁听黑格尔政治哲学课程的经历,指出该课程因阅读速度过快,导致讨论流于表面,学生缺乏深入思考的机会,最终沦为对黑格尔的女权主义批判。 这反映了当下高校中存在的反智主义倾向,即在真正理解之前就先下结论。 最后,主播解释了他本人不做哲学播客的原因:在他看来,思想与行为一体,哲学关乎个人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塑造,而他无法在个人播客中做到客观中立地呈现哲学思想。 因此,他的播客将更多地体现个人经历和价值观对哲学的理解。
Sign in to continue reading, translating and more.
Conti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