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播客探讨了简奥斯丁和张爱玲两位女作家作品中对爱情和社会关系的独特描绘,以及这种描绘如何反映了她们各自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变迁。 首先,播客主持人以评论区关于审美高低之分的讨论为引子,引出康德美学中关于审美判断力的观点,即审美体验的无功利性。 在此背景下,主持人将简奥斯丁和张爱玲进行比较,认为她们的小说都避开了宏大的政治叙事,转而关注人际关系,特别是男女关系中的冲突与博弈。 更重要的是,主持人分析了她们作品中对传统启蒙爱情小说模式的颠覆,即女性不再是被动接受男性教育的对象,而是拥有独立思考和主动性的个体。 例如,《第一炉香》中葛薇龙的堕落并非被动,而是主动选择;《金锁记》中曹七巧的转变也体现了女性复杂的心理历程。 通过对卢梭关于小说兴起及其社会功能的观点的阐述,主持人进一步解释了简奥斯丁和张爱玲小说中对现代社会中产阶级情感范围的精准把握。 最后,主持人总结道,两位女作家的小说虽然看似描写琐碎的日常生活,却深刻地反映了她们所处时代中更深层次的社会冲突和人性碰撞,为我们理解文学的意义提供了新的视角。
Sign in to continue reading, translating and more.
Conti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