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探討《華嚴經》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第二十七參,講者深入分析修行者在聆聽佛法過程中的層次差異。以善財童子為例,展示外緣遊、向上遊及真正體悟這三種境界的落差。講者強調,修行的目的是提升生命的品質,追求「發大聖意,普世眾生」,並指出專注和一心入道的重要性,而非沉迷於虛榮或逃避責任。此外,講者透過自身的經歷和比喻,分享如何克服修行中的各種障礙,最終達到「止於至善」的境界。
Sign in to continue reading, translating an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