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探討美國華人教會在 COVID-19 疫情期間所面臨的挑戰與轉型。訪談嘉賓陳炳中牧師,一位牧養美國 1.5 代移民群體的牧師,分享了他過去一年中在牧養工作上的觀察與反思。在疫情的衝擊下,教會實體聚會被迫停止,許多事工面臨瓦解,信徒也經歷信仰危機。陳牧師提到,教會努力維持的,一方面是過去傳統的聚會模式和人際關係,另一方面則是尋求新的事工模式和出路。 更重要的是,疫情凸顯了不同世代之間在信仰和價值觀上的差異,以及教會在應對變遷時的反應遲緩。例如,長輩們渴望恢復傳統的教會生活,而年輕一代則更關注事工的轉型和發展。 陳牧師也分享了他嘗試各種線上事工的經驗,並坦言大多數嘗試並未取得預期效果。然而,他從中學習到教會需要加強與非基督徒的連結,提升個人靈性帶領的能力,以及更快速地適應時代的變遷。 最後,訪談探討了世代之間身份認同的差異,以及如何在基督信仰中找到共同的合一。 陳牧師也表達了他對未來教會發展的期許,希望教會能更積極地運用網路媒體,並關注次文化,從中找到與年輕一代連結的途徑。這集訪談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反思,也為華人教會在後疫情時代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啟示。
Sign in to continue reading, translating and more.
Conti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