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探討印尼華人教會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以及華裔移民教會如何看待華文和華文化。節目邀請到在印尼馬郎聖道神學院任教的新加坡老師曾衡揚,從外部觀察者的角度分享其見解。曾老師的經歷從在新加坡接受英語教育,到因著兩位西方宣教士的影響,開始投入華人服事,最終在印尼神學院任教,展現了上帝奇妙的帶領。 接著,討論聚焦於印尼華人教會的兩種型態:印尼化華人教會與華人化華人教會。前者著重多元文化融合,向印尼本土居民傳福音;後者則致力於保存華人文化和基督信仰,但面臨後代華文能力下降的挑戰。 更深入地,討論延伸到「華人身份」的定義,以及如何在基督信仰的框架下理解和運用華人文化。曾老師強調,華人身份是一種恩賜,而非核心身份認同,應以基督徒身份為中心,將華人文化視為傳福音的工具,而非阻礙。 最後,節目探討馬郎聖道神學院重新啟動華文部的意義,旨在培養跨文化華人傳道人,並復興印尼華人教會。 總體而言,本集強調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型態的華人教會都擁有獨特的恩賜和使命,應互相支持,共同傳揚福音。
Sign in to continue reading, translating and more.
Conti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