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期以独白形式讲解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播客。播客主持人李厚辰以张扣扣案为例,引出人们对行为进行内在归因的倾向,并以此展开对维特根斯坦相关章节的解读。 他分析了 “解释” 和 “意味” 的差异,批判了将心理学概念(如 PTSD)作为终极解释的倾向,认为这种做法源于对语言的误用,并最终主张:真正的客观性和确凿性存在于公共共识和实践中,而非个体主观感受或抽象概念,伦理是唯一的终点。 节目中,李厚辰详细解释了维特根斯坦如何通过分析语言的语法和使用方式,来揭示人们在解释行为和现象时容易陷入的误区,并提供了具体的例子,例如数列题和下棋游戏,来说明其观点。 通过对 “每一个”、“可能”、“解释” 等词语的细致分析,李厚辰引导听众重新审视日常语言的使用习惯,并提升对语言背后逻辑和语法的理解。 最终,他强调了公共实践和公共话语在构建伦理秩序中的重要性。
Sign in to continue reading, translating and more.
Continue